第一型糖尿病

就整體而言,全球之糖尿病人數是在增加的,所以兒童罹患糖尿病當然也是增加的。第一型糖尿病在孩童是最常見的,他造成之原因是因為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。它常常是因為自體免疫抗體所引起。意即,自體產生之免疫抗體攻擊自身胰臟之胰島素分泌細胞。

在過去30年,兒童糖尿病有大幅增加之趨勢。在歐美國家,包括台灣,第二型糖尿病在兒童身上也有上升之情形。可能跟社會整體肥胖人口之增加有關。但肥胖並不能解釋孩童第一型糖尿病之原因。如同成人糖尿病一樣,造成兒童糖尿病之原因仍是不明的。它致病之原因,可能跟多重基因及環境因素之誘發有關。但大部分第一型糖尿病患兒並無家族史。

 

第一型糖尿病之發病特徵主要是多飢、多渴、多尿,體重下降及倦怠。但在孩童身上更常見的為腹痛、頭痛及行為之改變,通常,患者連續幾個禮拜出現不明原因之腹痛,一定要考慮是否有出現糖尿病情形。

大部分之兒童糖尿病須胰島素之治療,而胰島素之治療必須針對不同之個體來做不同之計劃,如果照顧情況允許的話目前最建議使用胰島素注射方式,應為每日餐前注射超短效胰島素及睡前注射一超長效型之胰島素。對於年紀較大之患兒,在歐美國家,有愈來愈多人使用連續型之胰島素注射幫浦。

通常在診斷為糖尿病後一年內,患兒會經歷一段所謂之蜜月期,這段期間內,很多患兒可能只須極小劑量之胰島素。

如同胰島素之注射,好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之避免,是非常重要的,若血糖控制不好的話,糖尿病所引起之相關併發症之機率就會上升。

當然,家中有糖尿病患兒,是會對家人情緒上造成一些壓力的,因此,照顧者需隨時與照護之醫療人員及團隊有良好之溝通,照護者須學習如何注射胰島素及血糖之測量,尤其必須注意患兒是否出現低血糖,當患兒出現冒冷汗、脾氣焦躁不安,臉色蒼白時,一定要檢查是否出現低血糖,若出現低血糖時可立即給予患兒含糖飲料喝。若患兒已出現抽搐、意識不清時,可立即給予注射升糖激素。患兒平日出門時,最好幫他們準備一些糖包及照護手冊,以便萬一他臨時出現狀況時,周圍的人可立即幫助他。

至於在飲食方面,主要是要有一健康之均衡飲食,尤其纖維質及碳水化合物之含量須足夠,至於患兒要吃多少,主要決定在他的年紀及體重。至於所謂之甜食,以非禁忌了,在一定程度下甜食,是可允許的,所謂之糖尿病飲食”對兒童糖尿病而言,已是歷史名詞了,因為健康之均衡飲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。

運動對糖尿病患兒是非常重要的。運動可下降血糖值,因此若患兒常運動的話,可能胰島素注射量須下降。基本上運動以前已酌量食用一些碳水化合物或果汁,以避免運動中出現低血糖之現象。

糖尿病控制不好的話容易出現視網膜、腎臟及心臟血管之病變,因此至少每年須檢查一次是否出現相關之病變。

至於糖尿病患兒在生病時,該如何處理呢?下面有一些原則是照護者應該注意的。

生病時可能會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,通常發燒易造成血糖上升情況,而上吐下瀉易引起低血糖。

若生病時,血糖控制不好的話,患兒易出現酮酸中毒。因此,最好隨時備有超短效型胰島素。在需要時,在餐前可適量投予。

鼓勵患兒多喝液體。足夠之水分補充可加速血中酮體之排除,通常每個小時,可給予患兒1/21杯之液體補充,若血糖超過180mg/µ時,最好給予無糖飲料,若血糖小於180mg/µ時,則可投予含糖飲料。

最好監測血液或尿液中是否有酮體之出現,生病時,患兒出現酮酸中毒,不管當時他的血糖值是為低,正常或過高。

切勿忘記投予胰島素,通常生病時,反而需要更多之胰島素。即使出現血糖低時,身體仍需要胰島素來阻止酮體之產生。只是,需適量下降胰島素之投予劑量。

生病時,飲食之攝取,盡量跟平時一樣。可隨時少量多餐的給予碳水化合物類食品。若患兒無法進食時,可鼓勵他隨時喝一些含糖飲料,若血糖低於180mg/µ時,可每個小時給予糖將20cc,20ml牛奶或90cc之可樂。

胰島素之投予:

1. 若血糖介於80-180mg/µ,且無尿酮,則劑量不變,若小孩出現嘔吐時,可下

降10-20﹪之胰島素劑量。

2. 若血糖介於180-240mg/µ,且無酮體出現,則劑量不變。

3. 若血糖大於240 mg/µ,且出現非常少量酮體,則上升超短效胰島素,且全天亮劑量之10﹪。

4. 若血糖大於240 mg/µ,且出現大量酮體,則上升超短效胰島素全天量劑量之20﹪。

5. 若血糖介於80-240 mg/µ,且出現中量以上酮體,則增加Actrapid約全日量之劑量10﹪。

6. 若血糖低於80 mg/µ,則如同低血糖之處理,每小時投予含糖飲料,並降低胰島素之劑量。

7. 若患兒完全無法進食,則需緊急送到醫院處理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